36年替牺牲战友尽孝 “阵地一诺”已成生活日常
《双拥周刊》记者专访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李先南
□通讯员 许剑龙 严嘉钰 练红宁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毛蕾
上阵前战友间互许的诺言,成了此生必践的信念。“36年尽心守护陪伴牺牲战友的父母”,在旁人眼中难得的壮举,对南京信义老兵李先南而言,已是“理所当然”的生活日常。
日前,得知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职工李先南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诚实守信“中国好人”的消息,《双拥周刊》记者面对面采访李先南,探寻这位信义老兵守信践诺的精神内核!
艰苦环境下的中国式战友情
眼前的李先南,瘦削、坚毅,尽管常年饱受耳鸣、失眠的困扰,但他的双眸依然清澈、有神。采访的时间被推迟了好几次,虽已年近退休,他却谢绝单位领导和班组同事的照顾,依然奔波在保电、故障抢修现场。
一见面,他便抱歉地解释:“眼下正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期,大家都在忙,我是老兵,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采访转入正题,李先南自然而然讲起当兵的经历,因为难忘的军旅岁月,有他的热血青春和此生不渝的战友之情!
1983年,19岁的李先南入伍,新兵连里结识了一道从江宁参军的易忠怀等4位同乡战友。“新兵连3个月,同吃同住同训练,亲如兄弟。”李先南回忆道。
1985年,李先南所在部队参加边境作战。出征前,几位老乡战友聊起如何写请战书和家信的事,不知是谁提了一句,大家一致赞同,定下“生死之约”,即:如果哪个不幸牺牲了,父母就由活着的兄弟帮忙照顾!
那时的他们,满腔热血奔赴战场,没有想到仅有2人凯旋。李先南所在重炮连在阵地上一守就是12个月,荣立集体一等功。阵地上的冲锋陷阵、猫耳洞里的日夜驻守,战友情刻进李先南的骨子中:“战友,就是随时替你挡子弹的人!”
猫耳洞里,传来口信:老乡易忠怀牺牲了。易忠怀是工兵战士,在1985年7月的一次排雷中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得知战友牺牲的那一刻,李先南有惋惜有愤怒。“战场上,每个人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倒是现在,每每想起自己是活下来的那个人,就觉得无论替牺牲战友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替烈士尽孝成为生活日常
1987年,李先南退伍返乡,主动放弃了伤残抚恤。在他看来,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是“赚”了。
安排好工作和住处后,李先南“自然而然”开始寻找牺牲战友的父母,第一时间找到了易忠怀烈士家。“我们有很多战友,大家都想着要帮牺牲的战友尽孝!我离得最近,就先来了。”易忠怀的父母独自居住在江宁东山镇,距李先南家不过几百米。
36年前第一次见到易妈妈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来开门的是易妈妈,她身材瘦小,我刚说了句我是易忠怀的战友来看看你们,易妈妈就抱住了我,放声大哭!”李先南强忍泪水,脱口而出:“我给你们当儿子!”
从此,李先南与易爸易妈开始了长达36年的陪伴和守候。平日,无论工作多忙,看望老人、帮忙添置家当,李先南对这个“家”关怀备至。易忠怀的弟弟妹妹也都亲切地喊他“哥”。
2019年,82岁的易爸患上老年痴呆,失去自理能力。李先南帮忙送医看病、换洗衣服,碰到急事,随叫随到。易妈每次想念儿子,都会打电话给李先南。在战场上被大炮震得听力受损严重的李先南,常常一接听电话就是1个小时,只为了耐心倾听宽慰老人。
今年4月,李先南突然接到易家弟弟的电话,说易妈让他赶紧去一趟。李先南急匆匆赶去,才知道老人在小区摔伤了,李先南连忙带易妈去医院,回来又和物业沟通赔偿事宜,并一直关注老人的恢复情况。
易妈说:“先南办事稳重,我放心。”
日子久了,当初的生死约定已成生活日常。李先南深知,对于年过八旬的易家父母而言,陪伴重于一切。
“只要我活着,这个诺言就会一直坚守下去!”李先南说。
一次偶然谈心发现信义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李先南为人低调,他替烈士尽孝的事迹直到去年才被单位领导偶然“发现”。原来,2022年6月单位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相关领导邀请上过战场的老兵李先南给青年员工讲讲部队训练、前线杀敌的故事。在了解是否有江宁籍的战友牺牲、烈士的家庭情况如何时,意外地发现了李先南的“秘密”。
领导和同事感动不已,李先南却说:“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牺牲的是我,也会有战友照顾我父母的。”
事迹很快传开,从最美江宁人,到南京好人……再到中国好人,一系列荣誉没给李先南带来改变。他依然是同事眼中那个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心真诚的李师傅。无论是他的老班长,还是现任班长,提起李先南都异口同声:为人正直、时刻保持军人品质、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临近退休,仍主动提出“别给我减任务”。尽管回忆战场经历是痛苦的,但每每受邀进学校、进社区,给年轻人讲述战斗故事,李先南从不拒绝:“多给年轻人讲烈士们的事迹,就会有更多的人关心照顾烈士家人。”
最后问及未来的打算,李先南除了说会一如既往照顾烈士父母,还提起另一位因眼疾而几近失明的战友:“我想做他的眼睛,尽自己所能照顾好他。”
■人物简介 李先南,1964年生于江宁,1983年参军入伍,1986年荣立三等功,1987年退伍回地方工作。获得中国好人、南京好人、南京好市民、江宁区道德模范、南京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月度之星”“规范服务奖”等殊荣。(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8月21日)
双拥短波
栏目主持人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绍鹏 黄琪
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座谈
8月16日,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座谈会召开。会议围绕优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镇街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等展开讨论交流。张蕾
浦口区举办军地联谊活动
8月12日,浦口区双拥办联合区机关工委、区总工会、团区委、中铁四局南京分公司及驻区部队,举办军地联谊活动。孙頔
理工大社区办法律知识讲座
8月8日,理工大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社区老年退役军人举办了一场以“遗嘱继承”为主题的普法讲座。曾昭云
抗美援朝老战士宣讲战斗故事
8月15日,北崮山社区与第16干休所联合举办双拥故事会,邀请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胡恒隆讲述“钢铁运输线”的故事。
王继红 袁静 李婷
梅园新村街道举办军地篮球赛
8月15日,梅园新村街道机关干部与江苏省军区官兵进行了一场军民篮球友谊赛,增进了军地感情和双拥情怀。胡娟(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8月21日)
争创双拥 “十连冠” 全市上下在行动(续一)
编者按 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动员大会8月2日召开和市委领导8月4日对三个区争创工作进行调研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贯彻大会精神,军地单位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部署工作,部队首长和市双拥办领导到会指导,形成又一轮创建热潮。继秦淮、玄武、鼓楼、建邺、栖霞区之后,江宁、高淳区也召开了推进会,再看一组报道。
江宁:高位落实走在前做示范
“北昌平,南江宁。”江宁作为驻军大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8月17日,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江宁区动员部署会暨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部战区、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区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契机,提高站位、凝聚共识,深刻认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是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的基础保障、是推动江宁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强化军地协作,同心同德、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服务体系,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压实工作责任,科学统筹协调,为全市奋力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作出江宁贡献。朱长云 许剑龙
高淳:上下联动打基础再出发
8月19日,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高淳区动员部署会召开。
会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市动员大会部署要求,提高站位,牢记使命,精准发力,凝聚力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军地齐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创建工作格局;健全机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创建各项任务,确保双拥创建取得实效;明确责任,坚定信心,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淳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作出新的贡献。柳小兵 邱猛(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