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腿英雄”与云南“金孔雀”的爱情传奇
王贵保 肖 燕 练红宁
女儿逆行武汉战“疫”一线,儿子投身军旅保家卫国……在江苏南京这座“兵城”,一位低调参战老兵的传奇故事近来为外界所知——他就是在边境作战排雷战斗中失去双腿却又坚强站起来的二等功臣尹光新,其妻朱琼华还是一位从云南飞来、把爱情献给英雄的“金孔雀”!
35年的爱情佳话,请看,他们身上的英雄基因如何影响和激励一双儿女报效祖国、健康成长……
老兵尹光新:身残志坚树榜样
57岁的老兵尹光新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刚强、热情而自信。
1981年底,18岁的尹光新参军入伍。1985年1月,祖国南疆,天正下着毛毛雨,时任某部特务连九班班长的尹光新在炮火覆盖的正面山坡,已为步兵分队开辟出一条580多米前进通道,排除各种地雷162枚……突然“轰”的一声,他两眼一黑昏迷了过去。
经过战友和前方医护人员的多日抢救,尹光新终于苏醒过来,但他的双腿膝盖以下已剩不多。随后,他被军机运到原昆明军区总医院,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终于保住了性命,并认识了云南姑娘朱琼华。
之后,又经过7次截肢手术,尹光新才最终装上假肢站了起来,其间汗水、泪水和血水不知流了多少。假肢与残腿摩擦,常常磨出血泡、疼到心里,皮破了长、长了破……直到如正常人走路为止。夏天天热,皮肉就像捂在蒸笼里冒汗出水……严重时要挂个两三天水才能恢复!
1986年底,尹光新退伍回乡,虽然生活有保障,但他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更为艰辛的路——从开始到工厂上班学技术,到现在自己做“老板”,其中酸甜苦辣只有尹光新一家人自己知道。
吴铨叙将军为他挥毫写下“身残志坚,宏图大展”八个大字,如今,挂在尹光新家的客厅里,这既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妻子朱琼华:孔雀东飞到金陵
说到夫人朱琼华,尹光新话语间充满暖暖爱意和无尽的恩爱。
1985年初,尹光新被送到原昆明军区总医院二病区继续治疗,没了双腿的他瘫痪在床,倒屎倒尿全是年轻的护士姑娘朱琼华来负责料理。尹光新经过7次大的手术,每次手术后夜里醒来,他都发现朱琼华陪在床边……
原来,芳华妙龄的朱琼华已经暗恋上了这位英雄。她经过认真思考主动向这位钢铁战士吐露了心迹。然而,尹光新却理智地回应了——“你别那么傻了,我不能连累你!”姑娘回答:“我就要‘连累’你!”……当年5月,上级将尹光新转到原南京军区总医院(现东部战区总医院)治疗,朱琼华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原昆明军区总医院的工作,跟到南京继续照顾尹光新。她一次次鼓励着他,一次次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撑起了他,不但让尹光新站了起来,而且让他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尹光新受伤住院和“金孔雀”飞到南京的消息,也让雷锋生前战友、时任溧水县人武部政委的赵明才十分牵挂和关注,看望中对他说:“你为保卫祖国失去了双腿,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只要我们有肉吃,就不会让你啃骨头。”于是,在赵政委的协调下,帮助这对有情人解决了住房,还布置了新房、置备了结婚用品。
起初几年,尹光新并没有完全走出阴影,时任溧水县民政局局长、渡江老战士赵富贵找小两口聊天,把他们当成自家孩子对待,还和大家一起凑钱让他们回云南看望朱琼华的父母,圆了云南姑娘的回家梦。
35年风风雨雨,朱琼华用柔弱的身躯支撑起这个家。重活累活苦活是她干,米袋、煤球、煤气罐是她从外面搬回来。朱琼华在县百货公司当营业员期间,还被评为南京市“双拥模范青年”“三八红旗手”。
女儿尹滇:逆行战“疫”奔一线
5月1日,正当人们开始休假的时候,逆行姑娘尹滇却上班了。从小就替妈妈分担不少家务的她,参加工作11年来,在溧水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被称作输液“尹一针”。
今年初,抗“疫”战斗打响,看着一支支部队拉往“前线”,尹滇坐不住了,她跟父母商量也要参加援鄂战“疫”。尹光新高兴地说:“军人的孩子永远都是战士,坚决支持!”妈妈朱琼华更是表示也想上前线。2月9日,尹滇随医疗队飞赴武汉,被分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重症监护室。
尹光新对女儿这次战“疫”的表现十分满意。他说,孩子作为医务工作者,参加战“疫”给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孩子立功受奖,得到很多荣誉,还被评为“最美抗疫先锋”,这是我们家的骄傲。尹光新又以老兵的姿态对女儿提出新要求:荣誉和经历只能代表过去,要静下心来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儿子尹欣宇:报效国防进军营
“爸爸的军功章,是我前进的方向!”尹光新的儿子尹欣宇是家中老小。现在,他也成为东部战区陆军某部的一名普通战士。
去年,尹欣宇大学毕业,尹光新与儿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很争气,参加役前训练,裤子都磨破了,眼泪掉下来,也没叫苦。去年10月2日,部队把尹光新接过去,给新兵们讲战斗故事,也给了孩子很大的精神支撑。
步入军营,尹欣宇新训各科目成绩均达优秀,被评为“优秀新兵”。
一家四口齐努力,英雄基因代代传!(原载《中国社会报》双拥版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