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拥新闻

数说南京军民齐心争创十连冠历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发布时间: 2025-05-14 13:39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南京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江苏第四次满堂红

数说南京军民齐心争创十连冠历程

□通讯员薛晶晖肖刚练红宁

4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南京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南京是一座兵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驻宁部队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加强,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磅礴力量。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从165个红色文化资源点,到1330多个服务站,再到数十万军人和老兵,到900多万南京人民,汇成了报国强军的洪流,成为南京城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江苏省22个城市同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设区市四次实现满堂红。

南京双拥故事讲不完,情怀道不尽,今天,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诠释兵城南京军民齐心争创十连冠的历程和不懈努力,同时感谢驻宁部队的支持和全体市民的奉献。

十连冠时间表

1993年首冠

1994年二连冠

1997年三连冠

2000年四连冠

2004年五连冠

2008年六连冠

2012年七连冠

2016年八连冠

2020年九连冠

2025年十连冠

上级评价

做好双拥工作的意识已经融入南京的城市文化和南京人的血脉之中,要擦亮双拥宣传品牌,不断延伸双拥长廊。希望南京紧紧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主题主线,特别是发挥双拥优势,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健全应急应战响应机制,形成拥军支前的新格局,努力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2023年5月,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调研组来宁时的评价和要求

政策保障双拥热情

相关机制

●每年召开市委议军会、领导小组会、军地专题会商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推动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相关大事。

●召开迎新春军政座谈会,春节、八一前走访慰问驻宁部队和城舰共建城连共建单位,市领导与驻宁部队领导共叙鱼水深情,共商双拥大计。

●实行双拥办事机构军地合署办公19年。

●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表扬创建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激励创建热情。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南京唯一挂在机关礼堂门前的奖牌。

●建立军地双拥联络员队伍,每年召开双拥联络员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协调推动双拥工作开展。

部分政策

《关于完善拥军政策增强军人荣誉感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征兵工作的意见》《南京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南京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驻宁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公务员、事业单位)积分选岗办法》《驻宁部队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贴实施办法》等。

三后工程解决部队实际问题

后路工程:南京地区每年接收转业干部占全省1/3,进入公务员队伍比例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接收军休干部占全省2/3,接收无军籍职工占全省七成。开展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培训,同步做好就业推荐服务,助力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目标。

后院工程:各级人社部门联合警备区(人武部)系统、组织、编制、国资等,落实军嫂安置、举办招聘会等,双拥等部门还组织发放随军未就业补贴,举办军地青年联谊相亲会,为大龄军人牵线搭桥。

后代工程:落实军人子女享受优先优待加分等政策,协调解决移防换防部队官兵子女转学入学。

兵城南京双拥特色

涌现10大双拥文化基地

南京将独特的将军文化、雷锋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深深植根于基层,形成了富有特色绚烂多彩的双拥文化。

南京有165个红色文化资源点和众多国防教育基地,涌现了10家双拥文化示范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某军史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南京国防园、《金陵晚报双拥周刊》、溧水大金山国防园、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其中南京国防园、《金陵晚报双拥周刊》、颐和路社区将军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被命名为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

小营小学、海英小学、后标营小学等54所中小学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南京连续十年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办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活动,已有676对新人参加这一终生难忘的活动。

东部战区总医院坚持40多年在梅园新村社区开设家庭病床,成为永远不走的军医雷锋。

擦亮特色双拥品牌

●原空军气象学院发端,坚持33年的雷锋常驻夫子庙,与开展三届的军民携手学雷锋双拥文明玄武湖,一南一北呼应引领,全城军民同学雷锋。

●坚持33年为老干部服务的公交25路双拥线,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市、区为多家部队开通双拥线、双拥号有轨电车,全国现、退役军人来宁享受免费乘车。

●全国首家社区将军馆——鼓楼区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

●南京国防园+溧水大金山国防园国营民营互动互补珠联璧合。

●南京军休干部讲师团网上公开选课,18年宣讲4000多场,受众200多万人,并为预定新兵开展播火铸魂宣讲教育。

●玄武区太平门社区与东部战区某部三连共建40多年,分别获得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的殊荣。

●鼓楼区湖南路模范女子民兵连。

●南京慈善拥军基金7年为5200多名困难官兵资助2300多万元。

●全国首家都市报双拥周刊《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2年在向守志等老将军关怀下问世,今天迎来585期,《双拥周刊》版面展社会反响热烈。

●1998年由原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学员协办的《双拥报》至今已238期,既是双拥展示平台,又是军校学员实践基地,见证着南京军政军民团结浓浓的鱼水情。

●发布《南京送喜官兵立功光荣榜》,12年来,1898名官兵上榜,获八一勋章1人。

●组织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情系边海防官兵走边防看亲人聚焦一线、聚力解难等拥军优属活动。

●开展城舰共建城连共建,组织首届边防亲子团南京行和两届南京舰优秀官兵看南京活动,组织市民代表参加海军舰艇开放日活动。

讲好双拥人物故事

贲德:著名雷达专家、院士。主导自主研制出争气雷达,荣获原电子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2012年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钱七虎:防护工程专家、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主持修建长江隧道,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

任加翠:江北新区八旬老人,长江大桥下数十年拥军,田嫂、田妈、田奶奶称呼的变换传颂着一段拥军佳话,获评省双拥先进个人。

沙漠:烈士后代、南京热爱国防好公民,40多年来,给战士们义务讲授军营美学3800多场,创办拥军工作室。

赵明才:年已90岁的雷锋生前战友、原溧水县人武部政委。60多年坚持宣传实践雷锋精神,南京军休讲师团主要成员,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陆华:东南大学女博士、兵妈妈。2013年成为从江苏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战线走出的第一位教授,2014年入选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是南京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

张勇:退伍老兵,和妻子姜庆香从1990年开始,将昔日荒山改造成国防园和教育基地,张勇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苏最美拥军人物。

拓展行业拥军品牌

组织、宣传、社工、科技、教育、司法、退役军人事务、建设、规资、城建、人社、交通、国动等各行各业积极开展拥军服务活动。

●市委宣传部每年都制定翔实的双拥工作计划,组织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带头开展拥军宣传和国防教育,开展学雷锋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主题实践活动。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教育局、国资委等积极推进军嫂就业、军娃入学。

●市科技系统给部队送科普。

●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拥军活动。

●市交通运输部门做好机动演练保障,修建战备道路,落实交通优待政策。

●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演练活动、人防工程建设等,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公共交通和游园对全军官兵和全国退役军人免费,车站、码头、机场等对军人的各项优待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市委社会工作部等指导两新组织积极拥军,引导志愿服务,涌现一批民营企业拥军典型和拥军志愿服务队。

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驻宁官兵守护群众

驻宁部队是南京人民的守护神。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参加防汛抢险、扫雪除冰、扶贫帮困、医教助民、爱民奉献、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公祭、夫子庙灯会、春运,守护大桥等重要设施,支持城市发展空间。

2023年,某部临汾旅结对的太平村被确定为全军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建设对象。2025年初,陆军工程大学援建的双拥连心桥正式通车。

东部战区帮扶井冈山地区和慰问关爱驻地困难老兵及群众,东部战区空军帮扶江西泰和地区,江苏省军区帮扶贵州大凉山地区,武警江苏总队帮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效显著,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活动已经坚持15年,南京警备区支援苏北和六合地区项目都已生根结果。(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5年4月28日)


南京双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