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拥周刊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353:中国好人”陈声容仁心守护生命34年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16 22:34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中国好人”陈声容仁心守护生命34年

□通讯员高铭华 杨晨 汪卫东 

  冬日的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一位柔情的女性穿梭在忙碌的病房,和声细语与人们交流,让大家感到信赖和温暖。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从事护理工作34年,平安接生7000多新生儿无一事故;作为部队医护人员,多次上高山、下海岛,送医送药,服务病患;2004年,她随维和部队远赴战火纷飞的利比里亚,在战火硝烟中零距离和艾滋病人接触,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2010年,她随国际救援队前往强震后的海地灾区,在险象环生的废墟中出色完成医疗救治任务;2011年她被授予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

  她就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陈声容。2017年荣膺首届“南京军中好人”,今年9月荣获第七届南京市道德模范,1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生命起源处  守护34年 

  1985年,陈声容开始从事助产工作。一个产妇,两条生命,来不得半点含糊,容不得一点闪失。那时候,每到生育高峰期她都是通宵达旦,一夜接生六七个新生儿是常事,在担任助产士的日子里,她几乎没有一年在家过过年三十。“尽管接生了几千个新生命,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第一次,不能有丝毫闪失。”陈声容经常这样告诫和严格要求自己,从孕妇待产到临产分娩,认真细致观察护理,不厌其烦解释沟通。许多产妇对她的服务终身难忘。她接生了7000多新生命,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为兵服务是军队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为给官兵们提供最大方便,她带领护士们建立绿色通道,专门成立了军属微信群,只要是官兵及家属进行辅助生育治疗,都会进入到护士专人负责的小群中,不厌其烦地认真解疑。今年还专门成立了辅助生殖的心理减压门诊,陈声容亲自给前来就诊的官兵进行心理减压疏导。

  为兵服务不是简单的医疗服务,它因爱而生,为爱延绵。近年来,陈声容多次上高山下海岛为基层官兵服务。一次去舟山群岛巡诊,初次海航让她翻肠倒胃,但她仍然完成了对某群岛十多个外岛、特类岛,十多个基层单位和多个哨所的巡诊。为了更好地服务海岛官兵,她日以继夜编写了上千册优生优育指导手册和心理健康手册发给大家。只要有基层巡诊任务,她都会主动请缨,积极参加。近年来,她来到战区20多个基层部队巡诊,为上千名官兵提供了面对面的医疗服务。 

  直面生死   维护国家形象 

  “在西非维和,你也许无法左右自己的生命,但很多时候,你却能左右一个个患者的生命。这就是维和医疗队员对于生命的共同感受,也是我对那段日子刻骨铭心的感受。”这是陈声容作为维和医疗队员写下的日记。

  2004年底,陈声容参加军区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多年战争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肺结核、霍乱、疟疾等疾病居高不下。医疗队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来自非洲国家的部队和人员,HIV阳性患者占住院病人的三分之一。零距离和艾滋病人接触,陈声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被患者的呕吐物溅得身上到处都是时,还是有点慌乱。然而看着病人被疼痛折磨得扭曲的脸庞,充满绝望与无助的眼神,陈声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微笑着轻轻擦拭患者嘴角残留的污物,主动与病人沟通,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面对一位患晚期艾滋病的非洲士兵,陈声容仍像亲人一样喂水喂饭、酒精擦浴、肌肉注射、抽血化验……陪护病人的伙伴非常惊讶,“你一点都不害怕吗?”陈声容柔声答道:“怕,可他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来,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抛弃和放弃”。

  在维和的7个月里,医疗队共接待门诊病人3100多人次,化验1600多项,做B超160多人次;日门诊量最高时,突破了联利团二级医院的最高纪录!

  2010年1月,陈声容再次临危受命,与医院21名医务人员一同赴海地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在海地救援的15天里,她们先后参与诊治患者600余名,最多的一天诊治了近120人。她们的出色表现,受到国际社会、海地政府和当地民众广泛赞誉。   

  挺身而出  做生命守护神  

  2018年6月15日下午,陈声容乘坐G40次列车赶赴北京开会。列车广播里突然传来急促的寻医呼救:“乘客中有医务人员吗?请速到7号车厢!有一名孕妇身体不适!”陈声容立即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赶到指定车厢。

  “我是妇产科护士,让我来!”陈声容迅速挤进人群,来到孕妇身边。得知该孕妇已怀孕22周,一瓶矿泉水从行李架上滚落,正巧砸在她肚子上,顿时揪心的疼痛。陈声容迅速为孕妇查体诊断,发现她有轻微的宫缩,但凭着多年的经验,陈声容判断孕妇并无大碍,很大程度是因为紧张情绪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别担心,肚子里面的宝宝有羊水保护,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陈声容耐心安抚孕妇的情绪,并做出科学专业的解释,孕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脸色逐渐转红。围观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为陈声容的义举点赞。乘务员的列车记录仪全程拍摄下了这感人的场面……

  如今,陈声容和往常一样,每天清晨到医院的第一件事,是到生殖中心和医生护士们一起交班,讨论前一天的病例,接着开始处理繁忙的事务。傍晚6点下班时,她还会待在生殖中心梳理一天的工作。

  “医者仁心,虽然每天忙忙叨叨的,但我很快乐。”她说。(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9年12月16日) 

  拥军支前,东部战区携手七省市这么干    

  紫金山/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王杰  许丹)12月5日,东部战区召开拥军支前工作会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七省市党委和政府办公厅、退役军人事务厅(局)、辖区军兵种单位有关部门领导等齐聚江苏南京,总结一年来拥军支前工作,交流经验做法,创新拥军支前模式。

  上海市为驻地官兵发放“红色护照”,为英模功臣组织“疗休养”“看上海”;江苏省着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开展退役军人“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帮助部队解决军事设施建设保护等问题……一年来,七省市将服务练兵备战作为拥军支前的主责主业,深入探索推进拥军支前协调机制建设,倾力破解影响练兵备战的矛盾问题,先后解决部队提报的多项现实困难。

  东部战区领导表示,推进作战能力形成,需要军地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东部战区与七省市密切协调,提升了备战打仗质效,彰显了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强大合力。(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9年12月16日)

 军地协作构建法律服务体系    

  紫金山/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张全连 马东 林丽)11月29日,东部战区空军与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司法行政部门领导、法律骨干齐聚南京,签署《军地协作法律服务框架协议》、揭牌“军地协作法律服务中心”、研讨挖掘军地协作体系效益。

  练兵备战越深入,法律服务就越紧迫。东部战区空军党委先后与驻地司法部门建立会商联络、普法宣传、培养骨干、平台建设等6项协作机制,为部队在决策咨询、法律援助、涉军维权、普法教育、骨干培养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据了解,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将全面履行《军地协作法律服务框架协议》,开辟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遴选优秀律师、公证员组成拥军法律服务团队,推选法学人才组成拥军普法专家团队,面向战区空军驻苏部队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全时空法治保障。(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9年12月16日)  

 18名官兵立功 父母妻儿出现在颁奖席 

□通讯员 仇家辉 龙煜

  一人立功,全家光荣。11月21日注定成为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18名立功官兵终身难忘的时刻。在年度军事训练比武表彰大会上,立功官兵亲属走上颁奖台,亲手为他们佩戴军功章颁发荣誉证书,在笑与泪的感动中共享荣光。

  颁奖典礼当天,该旅数千名官兵列队整齐,军姿挺拔。现场氛围庄严又喜庆,坐在左侧的特殊嘉宾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应旅里邀请专程来为获奖官兵颁奖的亲属。他们之中有不满3岁的军娃,有年过花甲的父母,也有放下手头工作专程请假来的军嫂,还有不远千里从老家赶来的亲人。

  “邀请官兵亲属参加颁奖典礼,就是要让军功章成为全家的荣光,更成为激励全体官兵筑梦打赢的催征号角。”表彰大会上,旅领导宣读了立功表彰通令,并为先进代表颁奖。受邀来队的官兵亲属走上主席台亲手为他们颁奖,一同见证荣耀时刻,脸上乐开了花。

  颁奖台上,有父母为儿子挂上军功章,也有妻子为丈夫递上证书,还有已经退伍的老兵为还在服役的双胞胎哥哥送上拥抱,十分感人。某连连长缪家俊的妻子已经怀孕近5个月,但是为了见证丈夫这一荣耀时刻,她特意来到现场为他颁奖。手捧军功章的缪连长动情地对妻子何代丽说:“这枚军功章,有你的一半!”

  该旅退伍老兵汪纬和父母也来到现场亲手为立功的双胞胎哥哥汪经戴上军功章,他激动地说:“哥,你是咱家的骄傲!”

  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的排长生宪德接过荣誉证书后,眼含热泪向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敬军礼。连长丁杰的妻子带着两岁军娃来给他颁奖,让他直呼这是本年度最幸福的时刻。

  仪式结束,现场官兵鼓红了巴掌鼓足了干劲,在收获感动与激励的同时心中也默默许下愿望,来年也要立功受奖,让父母妻儿同享荣光。

  据悉,该旅已经连续两年邀请亲属为立功受奖官兵颁奖。这也成为增强官兵荣誉感密切家庭关系的有益举措。(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9年12月16日)

南京双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