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拥周刊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378:驻宁部队官兵和民兵奋战防汛抢险一线的报道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03 12:27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闻令而动 向险而行
来自驻宁部队官兵和民兵奋战防汛抢险一线的报道
 
   编者按 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灾情就是命令,驻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听从习主席号令,千里驰援,防汛救灾,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战天斗地显本色。请看一组来自防汛一线的报道。
  ●东部战区
  哪里有灾情 哪里就有子弟兵
  连日来,东部战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7月17日10时,江西省永修县九合联圩门楼段出现多处泡泉、脱坡,第73集团军某旅“抗洪抢险英雄营”快速反应,出动150余名官兵,成功排除险情。在庐山市,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官兵利用无人机对渗水区进行航拍,绘制地形图,对汛情风险进行评估。针对汛区泥土因持续浸泡易垮塌的问题,他们专门配备砂性土,用于加固高风险堤坝。
  7月13日上午,正在鄱阳县担任护堤任务的第72集团军某旅官兵接到县防汛指挥部汛情:城区防洪墙出现两处渗透,情况十分危急。该旅立即组织72名党员成立突击队,顶着40℃高温连续奋战两个多小时,填埋砂石1000多立方米,使被挤压倾斜的墙体得到支撑,有效控制了险情。7月14日凌晨,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一营到达鄱阳湖庐山段抢险点后,正值上游洪峰到达,任务地段出现多处管涌、泡泉。营长隋军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带头跃入水中探明渗透口,带领官兵巧用砂性土封堵泡泉,有效解除了风险。
  火箭军某旅上士李科伦登车出发前收到妻子即将临盆的消息,他却没有将此事告诉单位,直到当晚走下堤坝,才将此事与战友分享。第71集团军某旅二连连长孙金龙,多次代表全军参加国际轻武器射击大赛摘金夺银。不久前因训练肩部受伤被植入钢钉,受领防汛救灾抢险任务后,他毅然报名出战九江,指导员几次劝他留守,他却表示:“作为荣誉连队的连长,别说我肩膀里只有一个钉子,哪怕十个,我也要带领连队上一线。”截至7月17日18时,东部战区累计出动兵力8.8万人次、民兵4.8万人次,转移群众2.5万余人,封堵管涌和泡泉1996处,装填沙袋240余万个,加固堤坝235千米。
  科技加持 让防汛救援更智慧
  从气象水文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从无人机红外侦察到各类信息指挥平台、数据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在东部战区防汛救灾一线,创新科技已经成为防汛救援利器,部队行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入汛以来,在东部战区联指中心担负气象水文值班任务的某部官兵,利用气象水文信息综合系统、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等先进手段,对辖区内主要干支流数百个水文站点进行严密监测,每6小时动态预报雨水情变化趋势及幅度,为战区防汛救灾前进指挥所提供保障建议60余条。
  7月15日,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科科长施泽勇带领侦察班借助无人机对任务大堤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泡泉。官兵抵近现场观察发现,30厘米大的口子已经渗水成直径6米、深1.5米的水塘。他们利用手中全站仪等装备计算围堰、封堵所需土方量,在应急分队赶来前,拟定出反滤围井处置方法。
  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作为“国家级抗洪抢险专业部队”,拥有专业人才技术储备和丰富实战经验。此次救灾中,他们针对任务区泥土遭持续浸泡,黏性低、易垮塌等问题,专门携带了数吨高黏性的砂性混合土,用于加固、修筑高风险堤坝,以应对更强洪峰和降雨挑战。
  “高科技除了应用在提升救援效率上,在保障官兵生命安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领导介绍说,与过去不同,执行救援任务的官兵除了身着救生衣,还在腰间系一条仅有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如果有人不慎落水,只需拉开充气阀门,储气瓶中高压气体便会将气囊充满,变成围在腰间的救生圈,为官兵人身安全加上“新保险”。(综合 怀前进 陈利 李怀坤 赖文湧 童祖静 郭冬明等来稿)
 
  ●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
  驰援!防汛“国家队”打响庐山市保卫战
  □通讯员 张磊 龙煜 金樵 蒋佳文 毛一凡
  7月13日晚,防汛“国家队”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400多名官兵千里驰援,在抵达九江后第一时间抢护江西庐山市最后一道防线——南康堤。
  南康堤多处发生渗水、泡泉险情,洪水已透过子堤淹没了湖滨路部分路段。堤坝一边是鄱阳湖,另一边就是庐山市民的家园,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该旅官兵在及膝的浊水中迅速对长达1.2公里的子堤进行加固作业。
  在水中作业阻力很大,连续作业非常吃力。官兵手脚长时间泡在浑浊的江水中,再经过烈日灼晒,又红又肿还蜕皮起泡,干劲却丝毫不减。
  据了解,该旅作为防汛抢险“国家队”,“九八抗洪”、2008年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江西唱凯堤抢险、2015年南京胜利圩抢险、2017年江苏扫雪除冰,都留下了该旅官兵奋勇战斗的身影。如今,面对江西汛情,“生命之舟”再度起航,致敬英雄战士!
 
  ●第71集团军“临汾旅”
  暴雨中 大堤上响起嘹亮战歌
  □通讯员 陈曦 常军
  险情就是命令!7月15日夜间,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牛屯河南岗段堤坝发生60多米塌方,含山县牛屯河、和县义城裕溪河多处超警戒水位!第71集团军“临汾旅”600余名官兵闻“汛”而动,抢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现场”。
  7月16日下午2时许,“临汾旅”紧急出动400余名官兵,携带冲锋舟等防汛抢险器材,增援含山县、和县防汛抢险。到达临时驻扎点、火速奔赴抢险现场,整个过程仅用时5分钟。从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5点半,官兵们在防汛一线连续奋战近12小时,共装填搬运沙袋近8000袋,构筑子堤300余米,堵塞管涌3处,加固60余米塌方地段。
  凌晨4时许,一场暴雨突然来袭,官兵们没有一刻停歇,继续与时间赛跑。“你累了,赶紧先歇一歇!”面对班长的劝说,战士王明的回答很坚定:“不能停,停了就会睡着!”暴雨中,《临汾旅战歌》在大堤上响起,歌声嘹亮,口号震天。某连班长何亮搬运沙袋最为努力,据了解,他是九江人,目前家中正遭受洪灾,田地连同房屋已经全部被淹。
  某连连长苏阳原计划休假回家与未婚妻领证结婚,连队受命执行防汛救灾任务,他没有犹豫,果断推迟婚期,奔赴防汛抢险一线。“临汾旅”官兵发扬“猛、狠、拼、犟”精神,做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截至7月18日发稿时,部队官兵依旧奋战在一线……
 
  ●武警江苏总队
  官兵紧急投入长江支流防汛抢险
  □通讯员 沙子钺 杜凯 孙金鑫
  7月14日10时40分许,扬州仪征市青山镇356省道与胥浦河(长江支流)交汇处西侧堤坝发生2处渗漏险情,河水渗透速度较快,极易造成决堤溃坝。险情就是命令。武警江苏总队根据相关要求,迅速投入80余名兵力、携带抢险救援装备器材526件套,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官兵们累计装填沙袋2000余个,筑起了两道1米多高的围堰,及时有效排除了险情,确保了河堤安全。
 
  ●高淳区
  急难险重民兵突击队上
  7月18日9时许,南京市高淳区水阳江、石臼湖水位分别超警戒水位2.73m和2.47m,两处均为防汛应急I级响应。连日来,高淳区人武部按照市、区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迅速配齐装备器材,组织民兵展开抢险演练,各镇街民兵突击队坚守一线圩堤,执行消险、运输、巡堤、清障任务,成为该区防汛一线阵地的中坚力量。水阳江进入I级应急响应当天,高淳区人武部按照应急响应级别发布民兵抢险救灾动员令。次日晚12点,砖墙镇武装部副部长邢成功接到运送防汛物资的任务,率队员10分钟赶到仓库,1小时装车180根木材,确保物资及时运送到位。十多天来,该镇突击队员巡堤的同时,在一线圩堤清障5公里,两次组织突击队赴襟秀庵水闸阻漏固堤。该镇应征青年刘飞阳、葛叶明主动加入防汛突击队。7月9日8时,石臼湖区域启动防汛应急Ⅱ级响应,古柏街道武装部副部长杨泉清迅速集结40名民兵奔赴一线圩堤执行巡堤和清障任务。经3天连续奋战,突击队圆满完成5500米清障任务。 孙秀兰(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0年7月20日) 

南京双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