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拥周刊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478:这所军中好医院缘何“最美故事”多?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发布时间: 2022-10-10 16:43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南京好人、江苏好人……

这所军中好医院缘何“最美故事”多?

□通讯员 杨子江 汪卫东 唐程

    在双拥大市、文明之城、博爱之都南京,背倚钟山、侧枕玄武,换羽腾飞的东部战区总医院,见义勇为的最美现象频频呈现,一位又一位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爱之心。

军中好医院从来不缺最美

今年8月,干部一科文职护士苏露露听到有人呼救,便百米冲刺、双膝跪地为陌生路人“口对口”人工呼吸赢得驻地群众赞誉,被表彰为“南京好人”。无独有偶,就在数天前,骨科军医江辉扑灭自燃车辆的事迹引发网友热议,被表彰为“江苏好人”。还有“守望生命、爱心如山”的首届“南京军中好人”陈声容,被誉为“绿色生命通道应急先锋”的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聂时南……

东部战区总医院,这所有着光荣历史的老医院,一所具有博大文化的好医院,从来不缺“最美”。

“最美护士”卢长艳,地铁上人工呼吸救治濒危男青年,“天使之吻”让行将凋零的生命重回人间;“最美新郎”李民,结婚当日在医院门口等婚车,被患者拦下“看片子”感动石城;“最美助产士”吴祥美,地铁上勇施援手,接生“地铁宝宝”;护士汤艳妮路遇瘫痪在地的司机,停车救人护送到医院;军医傅点冲出诊室施救突然昏厥倒地的患者……

这些最美“东总人”用“最美”力量,诠释“最美”本质,弘扬“最美”精神,培育出东部战区总医院源源不断、坚不可摧的“最美基因”,让凡人善举成为时代风景。

“最美现象”背后的“八字院训”

“最美现象”来源于“厚德、精业、创新、至善”的“八字院训”,这是孕育医院光荣传统和精神内涵的底气,是催生医务人员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灵魂,是东部战区总医院特有的传家宝。改革重塑后,人才引领注入发展新动力,在这里,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战士,无论是军人、文员还是聘用制,医院以开放式院史馆为载体,以“苍生大医”黎介寿事迹为典范,将医院的红色基因根植入全院人员的血脉中。医院还创立“谁为东总争光,东总为谁喝彩”的医院荣誉文化理念;制定合格“东总人”的标准——同时兼备“技术、责任和爱心”。

“最美现象”得益于人人叫响的“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口号。“评估周围环境,判断意识是否丧失、有无自主呼吸,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这是该院今年第三次开展此类急救培训活动。东部战区总医院对全院急救技能培训常抓不懈,特别是对心肺复苏等常用技术进行全员培训,要求全体职工都要掌握急救方法,人人会做心肺复苏。高标准,严要求,让该院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面对,让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提升。作为军队医护人员,他们紧紧围绕战场救治目标,努力做到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战时能打赢,确保在关键时候冲得上、救得下、治得好。

榜样的力量催生更多“最美”

“当素不相识的人生命危急的时候,一位医生挺身而出,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这是一个老兵的本色,更是一个医者的本色。”在“感动东总”颁奖典礼上,万米高空勇救昏厥儿童的女军医王苏莉说。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榜样的激励。高规格表彰见义勇为先进模范,为的就是大力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英勇无畏、匡扶正义、救死扶伤的鲜明品格,努力使见义勇为成为“东总人”的道德准则、行为原则、自发选择。

开设“最美东总人”专栏,建立道德模范联络小组,医院强军网、微信公众号、橱窗展板接力宣传……改革重塑后,医院还创设多种载体和平台,宣传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事迹,让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更加坚定对见义勇为者的认同,从而积极主动加入见义勇为的行列,感染和带动全院医护人员争做“最美”成为“最美”。近年来,医院多人被评选为“江苏好人”“南京好人”,荣获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

每周三下午,医院“雷锋医疗队”的医生护士们带上药品、血压血糖测量仪出现在梅园新村街道梅园新村社区。他们坚持义务“送医送药”,到如今已是第40个年头。梅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陆生兰感慨道:“这是一件做了40年还在做的好事!”多年来,东部战区总医院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民生工程,投身于各类卫生公益活动,在各类应急救援中,义不容辞地走在医疗救护的最前线,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理念永记于心,让“最美现象”蔚然成风。(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2年10月10日)

难忘军旅

我的父亲与罗炳辉将军

□王文财

2021年10月27日,我乘高铁去上海拜见父亲的老首长罗炳辉将军之子罗新安。当我紧紧握住罗大哥的双手时,激动地冒出一句:“我父亲的名字还是罗司令给起的呢!”

罗炳辉是“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毛主席曾评价他——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我的父亲是一位出身贫苦、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民,19岁时跟着大伯家的两个堂哥一道参加了新四军,来到罗炳辉的部队当兵,不久便当上了侦察班班长。

父亲原名王和朝,参军后,“和朝”这个名字,罗司令员喊起来,总感觉不顺口不响亮,于是就帮父亲取了个新名字——王同友。意思是我们革命战士都是为了打日本鬼子,才走到一起的,是同志和朋友。

自此父亲一直在枪林弹雨中跟随罗司令员,出生入死打鬼子。

童年时代,我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听父亲讲打鬼子的故事,而父亲一讲起跟随罗司令员打仗的往事,便滔滔不绝,神情激动,充满了自豪感。

有一场芦苇荡遭遇战,他们部队划着几只小木船,执行护送首长的任务。突然遭遇一艘日军铁壳机动船,鬼子的机枪子弹密集地打在水面和木船周围。在这紧急关头,父亲要求侦察班全体战士留下一挺轻机枪阻击敌人,其余人员保护罗司令员等首长迅速撤离。在全班战士的奋力阻击下,鬼子的铁壳船调转船头逃跑了,侦察班无一伤亡,首长们安全撤离了。第二天早上,部队在一处空旷的场地上集合,罗司令员让人用红纸做了一朵大红花,把我父亲喊到队伍前面,亲自把大红花给我父亲戴在胸前。

“皖南事变”后,罗司令员根据他多年的战斗经验,结合伏击与游击的特点,制定出纠缠、游击、阻击、扰乱、歼灭等内容的“梅花桩”战术。有一次,鬼子派出一支由日军小队和伪军混编的百人队伍,想偷袭新四军某驻地。当时罗司令员带着大部队,已经去了安徽来安,留守驻地的除了少部分战斗人员外,其余都是伤员和卫生员。为了迷惑敌人,罗司令员电令还在驻地的战士,用玉米秆和稻草扎成大炮形状,用布盖上,放在树林中或庄稼地里,若隐若现。再安排几个战士在旁边站岗巡逻,让敌人感觉新四军的主力还在驻地,重武器也在。只要罗司令员在,鬼子就不敢轻举妄动。果不其然,罗司令员的新“空城计”,让敌人望而却步无功而返。

父亲经常说,他跟在罗司令员身边多年,罗司令员爱兵如子、嫉恶如仇、勇猛刚毅、实事求是……这些已深深地烙印在父亲的生命中。当他得知罗司令员被中央军委认定为36位军事家之一时,多次要求母亲陪他去给罗司令员扫墓,遗憾的是那时父亲已重病缠身。

父亲在最后的岁月里,跟我念叨最多的是“藕塘”。后来,母亲告诉我,“藕塘”是一个地名,在安徽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我的两个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堂哥,还有父亲的很多战友长眠在那里。(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2年10月10日)

双拥短波

浦口区发布重阳微片致敬老兵

10月4日,浦口区双拥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了《致敬退伍老兵,致敬岁月芳华》的重阳节微剧情短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恩老兵们做出的贡献。周剑彪

国际关系学院强能跑庆国庆

10月1日,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织“铸锋砺刃育新杰”国庆10.1公里强能跑活动。参赛队员听令而动冲锋向前,战友们加油呐喊鼓舞士气。王冬 武晓晗

太平门社区举办重阳节活动

太平门社区党委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举办以“党建引领共建 共度重阳佳节”为主题的重阳节活动,邀请老人老兵和官兵参加。他们通过唱革命歌曲、诗朗诵等赢得欢声笑语,通过吃重阳面、重阳糕送上温暖爱心。尹璐

驻宁某部举办军营集体婚礼

穿拱门、拼智力、展才艺、缅英烈……驻宁某部9月30日举办第五届军营集体婚礼,让新人享受幸福的同时,铭记先烈,奉献军营。该部持续推进“为官兵办实事”活动,激发练兵备战热情,有效增强官兵和军嫂的幸福感归属感。史罗荣 吴双 任晓军(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2年10月10日)

南京双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