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
探索双拥工作新路径 谱写军民团结新篇章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马忆玲 通讯员 薛晶晖 张永祥 练红宁
免费参观钟山风景区、“总统府”景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溧水天生桥景区等57家景点,免费乘坐公交、有轨电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今年4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园实施方案》,明确4月26日起,南京市所有景点和公交等,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均实行免费。多年前,南京的公共交通和公园景点就对全军官兵等免费。
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顶格设置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把双拥模范创建和支持国防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继2020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后,2022年,南京市和9个区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区)。双拥工作没有句号,在驻宁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南京正聚力探索双拥工作新路径、培育双拥工作新亮点、打造双拥工作新品牌,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新时代新篇章。
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双拥品牌
“南京军中好人”推选,享誉军营内外,火到官兵家乡;慈善拥军基金资助关爱军人军属,给困难官兵送上第二故乡的温暖;坚持上门送喜与媒体报喜有机结合,每年春节前联动刊出《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让立功官兵成为家乡的“明星”,连续10年已有1348人上榜,其中“八一勋章”1人、二等功56人;助力备战打仗,促进部队战斗力和地方生产力共同提升;积极推进解决官兵急难愁盼和“三后”问题,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自豪感,南京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懈努力果断行动。
“感谢第二故乡的温暖和关爱,我们将把这份善意温情转化为报国强军的力量,不辜负南京人民的期待,为备战打仗作贡献建新功。”今年8月底,驻宁某部干部郭宏伟和战友收到南京市慈善总会打入卡上的慈善拥军基金医疗资助后,特别向市双拥办致电表示感谢。
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慈善拥军基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补助、社会捐助、慈善捐助(包括部队官兵的慈善一日捐),列入专户专用,接受审计监督。根据该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医疗资助对象为驻宁部队现役军人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等患重大疾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较多的,标准为自付医疗费1万元—5万元(含)部分资助15%,5万元—12万元(含)部分资助12%,12万元以上部分资助9%,合计最高2万元;现役军人年度内评为六级以上伤残一次性资助5000元;年度内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分别给予一次性慰问资助3万元、2万元、1万元。
南京慈善拥军基金成立6年来,已为驻宁部队困难官兵4600多人次发放医疗、困难资助和三属、伤残慰问资助近2000万元,得到驻宁部队官兵和家庭的认可,并成为新时代南京双拥亮点品牌。
“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奉献爱心,让更多的军人军属获得资助,将来有条件了会延伸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
扎实做好拥军支前服务工作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兵城和战略要地。每年初,全军开训动员令发布后,军训热潮掀起。东部战区、东部战区空军、江苏省军区、武警江苏省总队、南京警备区等驻宁各部队闻令而动、依令而行,从实战需要出发,数九寒冬锤炼精兵,提升打赢本领。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拥军支前”,南京在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构和支前工作队伍,拓展社会化拥军的范畴,开展国防动员指挥演练,支持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坚持优先打通进出国防战备通道,抓住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机遇,加强军地需求对接,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跨江桥梁和机场、铁路、港口建设中统筹训战需求,军事需求纳入地方同规划、同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支撑保障作用。
前不久,驻宁某部临时安排到外地进行长途拉练,市双拥办及时协调多座兄弟城市双拥办给予支持,各地特事特办,马上就办,解了燃眉之急,部队向各市双拥办送上了“服务练兵备战,拥军支前模范”的锦旗。作为拥军支前单位的南京军供站总是快速反应,24小时随叫随到,将餐饮等及时送到南京南站、高速公路节点等各保障点,让一批批过往部队官兵十分难忘,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此前,多家部队过境南京地区或来宁进行训练,南京警备区及相关区人武部、市及相关区双拥办都主动靠上去,提供住宿、医疗等保障服务,得到部队的赞扬。
出实招解决官兵“后顾之忧”
民生从来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做好军属和退役军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亦是对现役军人的最好鼓舞。
南京是一座兵城,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全市安置军转干部总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昔日从军磨砺报国志,今朝解甲扬帆新征程”,进入老兵退伍季,南京各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守在车站迎接,“码”上登记“一站式”办理手续、组织欢迎仪式,让他们出征光荣,回来同样光荣。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积极组织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助力数千名退役军人成功上岗;推进事业编岗位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6年共282人录取到事业单位;连续4年举办“戎创金陵”创业大赛,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帮扶活动近百场,帮扶创业者1500余人;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吸纳会员600余家。我市出台《关于深入做好驻宁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若干措施》,事业编随军家属安置计划从每年30个增加到60个。继续为军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落实转学、中高考优待等政策。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南京军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让军民共建在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中焕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在波澜壮阔的强军路上奏响时代强音。
(原载《南京日报》)(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10月23日)
规范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
本报讯 10月17日,全国双拥办召开2023年第四次主任办公会,研究部署近期双拥重点工作,紧前推进年度任务落实。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战争和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论述,主动担当作为,扛起使命责任,充分发挥双拥部门特有优势作用,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会议指出,要抓好年前大项工作落实,围绕服务备战打仗紧前谋划明年工作任务;要以“城连共建”“情系边海防官兵”“双聚”等活动为抓手,在官兵关注关切的问题上持续发力;要强化政治引领,严格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机构编制等有关规定,抓紧推进相关文件修订,指导各地规范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要认真做好全国省(区、市)双拥办主任会议准备、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前期筹备工作。据《中国双拥网》(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10月23日)
双拥短波
栏目主持人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哲 王小茜
溧水区中青班开展国防教育
10月20日,溧水区第18期中青班学员赴武警某部开展国防教育,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双拥成果,支持强军事业。王贵保
栖霞区推进退役军人服务
10月19日,栖霞区召开退役军人服务系统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围绕“微网格”服务、常态化联系等重点展开。刘小雪
“雷锋医疗队”情暖社区
10月20日,东部战区总医院“雷锋医疗队”来到梅园社区,为群众介绍脑卒中防治知识、秋冬常见疾病多发病等预防健康理念。庆玉玲
北崮山社区红色照相馆揭牌
10月20日,北崮山社区举办“风采定格 戎光永驻”“兵光将影”红色照相馆揭牌仪式,军地单位签署共驻共建协议书。李婷
明故宫社区参观红色基地
10月18日,明故宫社区30多位退役军人前往江宁区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冯欣
全市人防师资举行年度培训
10月20日,市国动办和市教研室联合组织全市初级中学人防教师培训活动,邀请陆军指挥学院、江苏省地震局等单位教授专家讲课。王二春
兰园社区共叙双拥敬老情
10月20日,梅园新村街道兰园社区邀请辖区部队官兵等开展“军民携手迎重阳 共叙双拥敬老情”活动。邱妍 胡娟
大行宫社区义诊送健康
10月20日,大行宫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携手医院为包括退役军人在内的老年居民开展健康志愿服务活动。顾婧泓
小卫街社区举办健步走
10月20日,小卫街社区开展“九九重阳颂党恩,浓浓敬老传真情”健步走活动,退役军人及家属等积极参与。张嫱
情暖重阳 爱在淮海
10月19日,淮海路社区及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重阳节活动,越剧、京剧、锡剧、黄梅戏及民乐小合奏等表演,博得阵阵喝彩。李强 吴网兰 王继坤
丁家桥社区上主题党课
10月18日,丁家桥社区邀请南京市“紫金银辉”宣讲队成员庄小军在双拥文化苑进行“深化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主题党课辅导。张莹(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