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拥周刊

第二届“南京舰优秀官兵看南京”活动侧记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发布时间: 2024-11-01 10:47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品读家乡文化 感受强军力量

第二届“南京舰优秀官兵看南京”活动侧记


□通讯员 薛晶晖 张永祥 练红宁

“军民共筑强军梦,鱼水情深护海疆。”9月18日—21日,为推进南京双拥工作和城舰共建,第二届“南京舰优秀官兵看南京”活动成功举办。南京舰“十佳舰员”代表来到南京,深切感受家乡南京的鱼水深情和南京人民的真情关爱,感受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据南京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也将按照全国双拥办和省双拥办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城连共建、城舰共建,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和“新兵守国 老兵守家”拥军优属、走边防看亲人及参加海军舰艇开放日、送文化进军营等活动,以全国双拥模范城的真情,助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和战斗力提升,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双拥新贡献。

走读城市 让历史告诉未来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一座国防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既有辛酸的血泪史,又有胜利的豪迈情。一块块城砖、一件件文物、一个个人物、一段段文字,形成了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次来宁的“十佳舰员”代表,绝大多数是首次来到南京。

他们走进南京博物院、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登上中华门城堡、站在紫金山腰、穿行长江两岸……欣赏城市绿色与美景,鳞次栉比的高楼与古城交相辉映,为家乡而自豪,希望南京的未来更加美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再创新辉煌。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通过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述,深入了解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发生的那段惨绝人寰的血泪史。该馆爱国主义教育专班办公室主任刘红艳为他们专门上了一堂“不忘历史 圆梦中华”的强军报国课。据了解,这是纪念馆基于南京大屠杀史实,专门针对部队官兵和军校学员推出的思政系列课堂“入伍一课”,是纪念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一次创新探索。目前在专班主任刘红艳的带领下,纪念馆的巡讲小分队正积极与各部队对接,计划走进更多的军营,以巡讲、巡演的形式引导官兵树牢正确的历史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扎根军营,精武强能,做无愧祖国和人民的守护神,纪念馆的“入伍一课”已开了10多场,受众达千人以上。

缅怀先烈 让信仰更加坚定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十佳舰员”代表来到南京,缅怀英烈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在恽代英烈士殉难处的恽代英烈士雕像前,他们向烈士敬献了花篮和菊花,绕行雕像一周,并在《中国青年》杂志雕塑前了解烈士事迹,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哀思。

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曾是军人的副馆长盛军与“十佳舰员”代表进行交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他们参观了“梅园风范——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基本陈列展,大家被珍贵的文物实物、翔实的档案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逼真的复原场景所深深吸引。“沉浸式体验”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他们表示“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履行使命职责”。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退役老兵、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组织人事处处长陆军为他们宣讲邓中夏、恽代英等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让官兵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

在南京工作生活的老一代南京舰政委陆衔和,也专门赶到雨花台看望新一代南京舰的战友,为他们讲述当年的舰艇生活和战斗精神,激励他们传承英烈精神和老一辈的奉献精神,守好祖国的海疆。

在玄武湖公园樱洲长廊304米长的“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十周年版面展”前,官兵们欣喜地发现多个有关南京舰的整版报道,记录着许多熟悉又亲切的故事:远赴亚丁湾护航时南京市民送上祝福;他们与海英小学学生互通书信并结成共建对子;南京市民参加舰艇开放日活动受到热情接待……作为南京的流动名片和荣誉市民,“十佳舰员”代表对南京双拥的累累硕果赞叹不已,对老红军的长征故事、老首长老前辈的奉献故事十分敬佩,纷纷表示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家乡增光添彩。

舰校互动 让国防情怀厚植

“舰校联姻添劲力,国防教育写新篇。”走进南京的校园,热烈的氛围让“十佳舰员”代表难以忘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不仅用儿童画、模型和精彩的演出等深深打动了官兵,而且在互动交流中了解海军海洋海防,增强了国防知识,厚植了国防情怀、双拥情怀。

在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官兵们被校园的国防教育氛围深深吸引,三个小红军的雕像十分可爱,学生们的精彩介绍让兵哥哥们深受感动。他们走进孩子们的小白鸽国防科技中心,里面展示了后标营小学的孩子们利用假期创作的数十幅南京舰儿童画作品,不少精彩画作被他们选中,作为此行的重要纪念品带回珍藏,场面温馨感人。更让他们惊叹的是,在学校科技模型活动室,陈列着同学们制作的数十个“南京舰”模型,学生们脑洞大开,各色各样的“南京舰”模型呈现眼前。活动现场,后标营小学史勤蒙校长将四(1)班陈昕曈同学用一根根筷子做成的“南京舰”模型和该班陈旭尧同学创作的南京舰儿童画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官兵。官兵们表示将会把此行收获的画作和模型,放置在舰艇文化室珍藏与展示。后标营小学党支部书记沈璐说,学校将进一步与海军南京舰共建交流,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投身国防。

当穿着军装的海军官兵第二次走进海英小学,校园沸腾了。作为原海军子弟学校,海英小学与人民海军有着不解之缘,“三海文化”呈现校园特色,与南京舰的互动交流独具特色,南京舰参加护航他们录制视频壮行,给南京舰写信让官兵深受鼓舞。2023年3月,首届“南京舰优秀官兵看南京”活动举办,南京舰官兵就曾来到这里和孩子们互动并颁发励志奖学金。

此次,海军南京舰官兵再次向该校24位优秀学生发放励志奖学金。孩子们用歌唱、舞蹈、陶笛等表演慰问远道而来的海军叔叔。“舰上有多少个门?”“叔叔们是怎么睡觉的,摇晃时睡得着吗?”“舰大还是鲸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叔叔们一一作答。有的小朋友表示,长大也要穿上白色的军装当一名海军。海英小学校长刘羽说,南京舰官兵再次走进海英小学加深了双方的友谊,给了孩子们一段非常难忘的与海军叔叔相互交流、沟通的美好记忆,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海军叔叔保卫祖国海疆的那份赤诚和勇敢!

“十佳舰员”代表还参加了南京市“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实践活动,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营小学、海英小学、后标营小学等南京市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代表赠送了国防教育器材。

离开南京前,“十佳舰员”代表表示,这次来南京是在读一本书、读一座城,读历史沧桑、读军民友谊、读社会发展,将把家乡人民的厚爱变成投身强国强军事业的实际行动,精武强能,守好祖国的海疆,期待着家乡人民在舰艇开放日的回访。(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24年9月23日)


南京双拥网